第7章 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些发现 part 4
清晰教学的4个特质:
- 预先良好组织的材料,清晰的引言,课程开始时提供完整的基本概念和框架,引言点出课程原则、主题、目标、愿景;
- 有效联系细节与整体。运用转折点的提示、重述先前的重点,不断回到基本概念和课程框架(耶稣训练门徒,伦理教导联系到神国的生活,“登山宝训”,八福,平原宝训);
- 质比量重要。少即是多;
- 聚焦于对学生最有意义和价值的内容,最容易引起对方积极回应的内容。分辨清晰和不清晰教学的特征;
总结:(1),教师的自信和对内容的透彻把握;(2),深度了解学生;(3),精简的课程框架和线索;(4),主动与学生互动的心态和关注
教师须透彻理解所教科目:
- Josh McLeish:“学生把良好的教导看作教师的知识、表达的组织和方式,及对专业的委身之总和。”(134页)
- 若教师没有透彻把握所教内容,则难以:(1),教学中挥洒自如;(2),难以适应不同层次和成熟度的学生;(3),容易失焦,被次要主题带偏,过度注重细节;(4),空泛的讨论;(5),使学生觉得学习缺乏意义
对学生成就的高度期待:
- 教师对其学生的高期待(也不能太脱离实际,需考虑学生实际情况),与学生的长期成就之间,有明显的正向联系;
- 对中国特色“打击式教育”的反思:(1),似乎家长有良好的初衷:不希望孩子太骄傲,压一压傲气;教导谦虚;挫折教育;(2),负面效果:伤害孩子自尊和人格;压抑自信;对未来的成就缺乏期待和预期;抑郁;认为自己会一事无成;(3), 极具杀伤力的话:“你看看你!我就知道你会这样!”“你就是做不到,我早就知道了。”…教师和父母可能很难体会这类话在学生心中会造成的毁灭性伤害;会有类似PTSD的反应;
- 鼓励本身也许并不具有使人健康成长的能力,但是圣灵也许会使用我们对学生的真诚鼓励和激励,使其体会到一种对自己所学内容的深刻意义感和价值感,以及神可以如何使用自己所学来荣耀他和祝福到其他人的美好愿景,因此而激励学生取得更大成就;
- 耶稣对门徒的期待:在他升天赐下圣灵之后,门徒被圣灵充满和装备,会做比他更大的事,就是向万民宣教,扩展神国直到全地;耶稣难道不知道门徒只靠自己和他们的恐惧、软弱,根本不可能做到这个伟大的使命吗?他知道。他对门徒的信心和对圣灵的能力是紧密联系起来的(约14:12,“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我所作的事,信我的人也要作;并且要作比这更大的事,因为我往父那里去。”);
- 韦贺特:“优秀的教师不但期望美好的事情将会发生,并且促使其发生。很多时候,恶劣的教师是心想事成的预言家。若教师不期望学习会发生,那它就不会发生。虽然高度期望不保证有效的学习,但却能帮助学生学有所成。”(135页)严格来说这不是“心想事成”,因为只有神有这个能力;但是,按照神创造的定律,他确实很可能设定了人的愿望和事情的成就之间的某种内在联系,以至于我们的期待可以以某种我们无法完全理解的方式,深刻影响到教学的发展和成就;
- 好的教育就是“在神的应许和圣灵的工作中,总是期待美好的事情将要发生”。
教学的正规和与弹性:
- 实验证实,正规的教育方法普遍比非正式教育有效,特别是小学阶段;
- 学生可以适应不同的教学方式,正规,非正规,室内,室外,内容中心,人为中心,项目式学习,教师需针对学生特质采用适合的教学方式;
- 正规教学更适合阅读、写作的训练;知识传授;
- 目标清晰可以促进教学果效;伴随随和及灵活的教学风格;“改革宗直男”的问题;有没有可能既坚持真理又爱人如己?想想主耶稣如何对待各色人士;计划妥当、目标清晰的非正式教学,往往能有更佳的果效;因为师生的表现可以更自然,更少压力,人在感觉最自由最放松的情况下,可以学得最好;脱口秀式的讲道;内容胜于形式;对教师经验和功力的要求;
- 正规方式的教师一般都有清晰的目标,引导学生时进退有据;研究表明儿童似乎更适合正规教导(处于人生可塑性更好的时期),成人更适合开放学习环境(更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经验的影响);清晰的表达和整全的计划对于无论何种形式都很重要;
- 优秀教师可以游走于各样教学形式,并能因材、因时、因地施教,需要教师高度的智慧和丰富的经验,以及教学中的创造力和敢于冒险的精神;习惯于正式教学的教师需要学习更多的弹性和创意;习惯于非正式教学的教师需要学习更好的组织和规划;
- 教师需谨记:基督教教育不只是教导神学和教义(不是只注重知识的教育),更是教导学生过一个真正的基督徒生活;他们要抓住圣灵赐下的每一个可以教导的时刻;人心柔软受教的时刻;直觉感知到圣灵正在人心做工的时刻;圣灵充满的时刻;可以有效指导学生怎样效法基督的时刻;被福音充满的时刻;十字架的焦点显明的时刻;师生生命成圣的关键和高峰时刻;伟大的教师,不被具体的教学法所束缚和限制,而是始终聚焦福音转化人生命的大能和前景,不断将人带到主耶稣那位生命之主的面前,因为唯有如此,人的生命才能被神转化,成为神国和他人的祝福;
- 使徒保罗的使命人生:“我虽是自由的,无人辖管,然而我甘心作了众人的仆人,为要多得人。向犹太人,我就作犹太人,为要得犹太人;向律法以下的人,我虽不在律法以下,还是作律法以下的人,为要得律法以下的人;向没有律法的人,我就作没有律法的人,为要得没有律法的人。其实我在上帝面前,不是没有律法;在基督面前,正在律法之下。向软弱的人,我就作软弱的人,为要得软弱的人。向什么样的人,我就作什么样的人。无论如何总要救些人。凡我所行的,都是为福音的缘故,为要与人同得这福音的好处。”(林前9:19-23)
- 韦贺特:“对于基督徒教师,更新学生思想,装备信徒祭司参与事奉,帮助他们成圣,都是艰巨的工作。那些只对解决眼前问题感兴趣,和过度聚焦教育实用性的教师,将很难完成这样的使命;惟有那些能融合正式和非正式教育长处,聚焦福音大能的教师,才能担此重任。”(136页)
本章总结:
- 有效的基督教教育可以发生在学生的任何年龄段;
- 优秀的教育关注学生的全人(拒绝基要主义之二元论)、人生经历、纠正早期误解,促成生命改变;
- 良师并无统一外在特质,圣灵可以使用各类个性或风格之教师达成其目标,即帮助学生走向成熟(弗4:11-13)。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