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社区的语文学习在教学经验丰富又深受小朋友大朋友喜爱的神秘嘉宾的引导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看到焦虑的妈妈们逐渐眉开眼笑,迷茫的爸爸们慢慢开始对自己的孩子拥有更多的信心,踌躇不前的父母对Homeschooling愿意开始踏出决定性的第一步,都实在是不得不赞美和感叹祂的恩惠。
其实,无论我们对任何事情所跨出的第一步,都会有对我们以后会以怎样的心态和方式继续进行某事的影响深远。这对具有完美主义情结的人来说,是比较要命抓狂的一件事,因为我们总是想要在第一次就做到我们心目中的完美。
但是可能我们没有想到,这样的期许既不是孩子心中想要的完美,也不是我们自己已经想得很清楚的目标,更不是祂要我们一上来就达到的标准。无论disciples表现得多么的low,Jesus总是对他们充满了宽容和忍耐。因为祂知道人不能一口吃成个胖子,路也不可能一下子就走完。学习这事儿嘛,就更是这样了。
说实话,虽然我和娃儿他妈和社区的妈妈们,语言能力都不算差,但是对于如何有效地可持续地对自己的娃进行语文教学,我们心里面是没谱的。因为我们受过专业的教学训练,以及拥有积累得足够多的教学经验。这也就是我们社区经常会提到的一个要点:有效的教学不能够被降格为某种“只要我信仰纯正就可以顺利解决一切问题”的信念。
教学是一个专业化活动,在这个意义上,需要由受过良好训练具备足够经验的“专家”来引导和判断。但是,有效的教学并不必然是一个“专家主义”或者“唯独专家”才能进行的活动。教学的美妙之处,就在于具体的知识和抽象的经验,在教学场景之中的真实的可传递性。
这也是我们社区所向来提倡的,其实在真实的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和学习者的角色是可以随时互换的。在一旁观摩感叹的父母,在积累了足够的第一手感官资料以后,就可以立即上手开始对自己的孩子进行教学。
那么,效果如何呢?目前亲测,我们家老大Calvin和朋友家老大Eason的在最近半个月的时间里面就有了长足的进步,并且他们的阅读兴趣还在进一步的上涨。并且父母们也跟着一起享受起阅读来。至于具体的教学是怎么开展的嘛,嘿嘿,可以先看看咱们妈妈们记的笔记,如果大家都有兴趣,咱们社区明年可以考虑开一个父母陪伴孩子进行阅读教学的公开课。^^
在我观摩具体的教学的过程中,我意识到其实所有的语言学习,甚至可能所有的学科专业学习,都确实像我很厉害的希腊文老师所说过的那样,其实就学习节奏而言,没有一个人最后学不会的学科。但是很多人一开始就被完全吓倒,以至于迟迟不敢迈出第一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怎么说呢?比如,如果你要求孩子每天就读完半本书,要像犹太人的阅读速度每个月读完十几二十本书,其实这是不了解科学的学习方法和个人的学习节奏,而导致的教条主义和天真。但是,如果我们可以从一开始就把学习目标或者阅读目标,具体划分到几页,十几页,或者最多几十页的篇幅以内,然后明确告诉孩子,今天你们只需要在规定时间内,读完这个给定的内容,然后简单地跟父母或教师复述一下所读的内容,然后我们给予恰当的称赞和奖励,然后每天或定期地操练坚持下去,其实,用不了多久,你就会发现你的孩子已经在阅读这件事上越来越主动、越来越有热情,越来越津津有味了。
真的,对于一个已经开始主动享受阅读乐趣的孩子来说,你完全不需要去催促和吩咐TA完成今天的内容,TA自己回家就会拿起来书读,甚至TA会常常忘了规定的阅读时间,一不小心就把半本书甚至一本书就读完了。人就是这样一种奇妙和大能的存在,当一个人内在的学习潜力被激发出来以后,这就是TA开始最快乐也最高效的学习的时候。如此,我们传统的教育目标想要达到的那种“自主自发快乐高效的学习”的目标,其实就在不经意间达成了。
最近读著名的可汗学院创始人萨尔曼-可汗的著作《教育观:以科学的方式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感触颇深。作者指出,传统教育的最大缺陷,可能就在于难以激发大班制学生之中每一个人的充分的自主学习动力,和培育有效的学习能力。因为传统班级制教育的精神和范式是一刀切的,它所考虑的核心不是让每个学生可以在最适合自己的节奏里学得最好(班级制一开始就是倾向于漠视和反对差异化教学的,因为它基本上是工业化的产物,强调高效和标准化),而是用一套统一和不变的测评标准,来人为地(貌似科学地?)掌控全班和全校乃至整个教育系统的学习和考评进度。
如此,很讽刺的是,那个从一开始是想要大幅度提高教育效率和减少学生无效学习的制度,反而成了阻碍学生们最好地找到自身学习节奏和最快乐的学习方式的东西。(具体可看最近的《十三邀》节目对北大教育学者林小英的访谈。)因为可汗精准地指出,在划一的班级制教学里面,教学进度和节奏实际上是为群体中那大部分学习效率(注意这个词本身是中性的)一般的学生们制定的,那么,这会在实际教学中,带来怎样的效果呢?学得快的学生自然会在课堂上百无聊赖,他们会被迫开始做一些和学习不相关的事情,来打发无效的课堂时间。
而学习节奏偏慢的学生会开始自暴自弃和对课程安排越来越不满,因为他们会倾向于觉得,无论自己怎么努力都不能跟上全班的进度。而教师呢?在这种不科学的教学制度中,教师是最无奈的。因为基本上他们会倾向于不管班上成绩最好的那些学生,TA知道这些孩子自己就能学好,稍微点拨一下就可以了。TA也会大概率倾向于不管那些班上成绩最差的学生,因为TA的经验和直觉告诉TA,这些孩子就算补习了成绩大概率也不会有明显的提升。
那么,好吧?就这样吧。本来可以在学业上更上一层楼的“优生”被不科学地漠视了,因为缺乏优秀的个人指导。本来可以重拾学习兴趣和效率的“差生”也被放弃了,因为缺乏充满关怀和爱心的个人指导。大家都在为一个不存在的东西而拼命努力,但是没有人停下来想一想我们到底在为什么而努力。最近读到一篇聊教育的文章里的一句话,说得实在是好,我愿称之为本年度的教育金句:“也许我们都知道什么是对的,但是,我们都在错误的事上不懈坚持。”
夸美纽斯似乎说过这样的话:自然赋予了人近乎无限的学习潜力(当然,这个“无限”是相较于那位真正无限者来说的),因此,教师的天职就是发掘和激发出“自然”(the Nature)已经放在学生里面的那个成长的动力和潜力,悉心呵护,耐心培育,充满爱心地指导和矫正,最终,学生自我的生命,会为祂的缘故和荣耀,绽放出最美丽耀眼的结果,纵然这在他人的眼中,仍然是极为平凡和普通的。
但是,就像诞总最近的一句话,孩子,长大,健康,快乐,没缺胳膊少腿,咱做父母的,不就满足了么?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