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莱斯利-纽毕真(J. E. Leslie Newbigin)是我最为欣赏和对我的信仰成长具有重大启发的当代宣教神学家和基督徒文化分析学者。本系列是我曾为“福音与当代中国”杂志撰写的介绍纽氏思想和实践的专文。在新一年的开始,重温那对我们众人来说最伟大和最重要的使命,是非常合宜且深具激励性的。多说一句,如果按神学倾向和立场而言,纽氏不是一位标准意义上的“基要主义人士”,甚至我很怀疑他自己和众多诠释和译介他的人,是否会坦然地也将他视为一位当代的福音派人士。因此,对于纽氏复杂神学矩阵之中的某一点或某些要素,我们大可进行批判性地认识与解读,而不必照搬照抄。但是,对于纽氏所提出的那个为之终身投入的使命,我想,无论我们所处于和效忠的是哪个立场,我们都会欣然承认并拥抱之。
本文首发在“福音与当代中国”的网页:
https://gospelchina.cn/article-detail/251.html
本人曾经所翻译之另两篇介绍纽氏思想的文章:
https://tc.tgcchinese.org/article/how-a-man-named-lesslie-changed-the-way-i-think
宣教的信息:纽毕真论教会的使命
纽毕真宣教神学思想对当代中国教会的启发与挑战
纽毕真主教(Bishop J. E. Leslie Newbigin)在二十世纪普世教会神学思想家之中是一位特出的角色。他结合宣教士与神学家双重身份的人生背景,及由丰富事奉经验和广博学术思考与多产之写作而结出的神学思想成果,对成长中的中国教会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和借鉴价值。因此,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简要阐述纽毕真生平及其宣教神学思想,并略为探讨其人其思对当代中国教会的启发与挑战。
本文大纲:
一、纽毕真生平概览:
二、纽毕真的宣教神学思想:
1.教会的本质;
2.教会的使命;
3.教会的合一;
4.作为公共真理的福音;
三、纽毕真宣教神学思想对当代中国教会的意义和挑战:
1. 大公教会的观念与实践;
2. 宣教使命与教会的合一;
3. 地方教会当训练会众以基督徒身份参与文化与社会更新;
四、结语:中国教会应当更自觉地参与到上帝的使命(Missio Dei)中。
一、纽毕真生平概览[1]
莱斯利·纽毕真(James Edward Leslie Newbigin,1909年12月8日—1998年1月30日)是一位英国神学家、宣教学者、宣教士及基督教作家。他成长于苏格兰教会(Church of Scotland)的传统,后接受英国联合改革宗教会(United Reformed Church)的按立和差派,和妻子海伦·亨德森(Helen Henderson)多年在南印度地区宣教,育有一子三女。后被祝圣为由多个基督新教宗派联合而成的南印度教会(Church of South India, CSI)的首批主教之一。退休后返回英国,继续以牧师和城市植堂者的身份参与当地福音事工。晚年在各个基督教学院和机构讲授宣教学,直至离世。纽毕真对二十世纪的“普世教会合一运动”(the Ecumenical Movement)和当代教会宣教神学的影响举足轻重,许多学者认为他的著作立定了后来称为“使命教会运动”(Missional Church Movement)的基础,并被认为是足以与“初期教会众教父”(the Fathers of the Church)并列的极重要之当代神学家。
纽毕真曾求学于剑桥大学女王学院(Queen’s College, Cambridge University),于同时期信主。毕业后加入当时的学生基督教运动(Student Christian Movement, SCM)。1933年重返剑桥威斯敏斯特学院(Westminster College)为承受牧职受训,并于1936年受苏格兰教会爱丁堡区会(the Presbytery of Edinburgh)按立,作为该宗派的宣教士前往印度马德拉斯(Madras)宣教。
作为一位宣教士,纽毕真在印度的事奉中最特殊的经历是亲身参与和推动了南印度教会的建立,并当选为这个团体的首批主教之一。南印度教会是由数个基督新教宗派(安立甘会、公理会、长老会和循道会)联合而成的基督教会。杜克大学(Duke University)学者杰弗里·温莱特(Geoffrey Wainright)在其为纽毕真撰写的思想传记《纽毕真:一位神学家的一生》(Leslie Newbigin: A Theological Life,中文书名暂译)一书中,曾对纽毕真这段非凡的经历有详细记载[2]。这样的跨宗派合一,并在教会体制上回归古老的主教职分的承续,虽不能说在宗教改革后的基督新教发展史上绝无仅有,但也可算是屈指可数。作为成长于长老教会传统的宣教士,纽毕真在印度作为主教事奉的多年经历,深刻影响到他后来对教会使命与合一的看法。
纽毕真在1959年成为国际宣教协会(International Missionary Council, IMC)的秘书长,并参与了此机构与另一世界性基督教机构——普世基督教协会(World Council of Churches,WCC;另译世界基督教协进会或普世教会协会)的合并,并成为新诞生之机构的助理秘书长。他于1965年返回印度续任主教职分,并于1974年退休,携妻一路搭车返回英国。
纽毕真一生鲜少作为学院式神学家参与普世教会的神学争辩,他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印度的宣教禾场上,忠心勤勉地牧养当地教会,帮助自己参与建立的南印度教会走向成熟。虽然在退休后因着身份的转变,更多参与到教学、讲座和写作之中,但是他对教会的关注和负担,始终都是聚焦于如何透过合乎圣经的牧养,帮助地方教会和普世教会更好地以基督不变的福音,回应急剧变化的当代文化和对基督徒棘手的社会议题的挑战,并装备教会在这个后现代的世界里,更好地回应主耶稣所托付给教会的宣教使命。由此观之,纽毕真确实是一位真正意义上的牧职神学家(pastor-theologian)和宣教士兼神学家(missionary-theologian)。
晚年退休返回英国后,纽毕真受聘为塞利橡树学院(Selly Oak College,一所专门训练跨文化宣教士的神学机构)的宣教学讲师,同时兼任联合改革宗教会的牧师,开展监狱事工。在其思想成熟时期,撰写了对后世教会宣教神学发展影响深远的几部作品,如在普林斯顿神学院(Princeton Theological Seminary)讲座稿之上扩写而成的《希腊人看为愚拙:福音与西方文化》(Foolishness to the Greeks: The Gospel and Western Culture,中文书名暂译),以及由在格拉斯哥三一学院(Trinity College of Glasgow)的宣教学讲座稿而成的《上帝家里的人》(The Household of God),及更为知名的代表性著作《多元社会中的福音》(The Gospel in a Pluralist Society)。我们后面对其思想的分析和评介会主要基于这几部作品。他在晚年失明后仍勤勉传道。纽毕真逝世于主后1998年1月3日,葬于韦斯特诺伍德墓园(West Norwood Cemetery)。至此,普世教会失去了一位重要的思想家、忠心的宣教士和勤勉的牧者。但是,今天成长中的中国教会,仍然可以从他的思想中获得重要的启发和收获。我们会在后文简要评介纽毕真宣教神学思想中的几个重点。
[1] 纽毕真生平较为详细的记载可见其维基百科页:https://en.wikipedia.org/wiki/Lesslie_Newbigin
[2] Geoffrey Wainright. Leslie Newbigin: A Theological Lif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84-85.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