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关于祂的记忆
重庆是一座留下了很多关于祂的记忆的城市。我说的不只是重庆主城区,实际上,当年法国的朋友们在重庆的很多周边区县都留下了很多关于祂的回忆。其中有很多给人留下美好印象的建筑,比如璧山区的露德堂。
必须承认,罗马的朋友们是很会选址的。大多教堂和修院,都坐落于环境幽静、远离尘嚣之处。这样的选址,肯定是有意为之。因为离人更远的地方,可能就离祂更近了。
露德堂及其内部的住宅和庭院,都是在内陆西南地区不可多得的血统纯粹的法式建筑群。前几年一时间成为了都市年轻人的网红打卡地。我们也是从许多的自媒体上了解到,在离主城不远之处,竟然有这样一个极为考究的地方。
车抵璧山后,就开始了进山的路。这路是真不好开,对我这新手司机来说,是不太友好的。尤其是当在一个一半视野都被遮挡的弯道处,突然杀出一位彪悍的开着SUV的本地大叔。还好大家刹车利落,否则后果可能有点遭不住。他凶神恶煞地问我技术怎么这么差,我说大哥这么急的弯好歹你开慢点好吗。后来我倒了车,他也顺利通过,不提。出门在外,心平气和,斗气车是千万开不得的。
穿过漫长的田间小路和一条阳光斑驳的林荫小道,视野豁然开朗起来,在一片美丽的小湖的岸上,就到达了幽静的露德堂。但是十分不巧,我们来的这天,内部正在修缮,电机噪声此起彼伏,材料搬运声不绝于耳。对于我们慕名远道而来的一行人,确实有些扫兴,特别是当我们知道不能进主堂参观的时候,心中的低落更是如此。
后来,我问在庭院内(这里有一座很美的圣母像)给草地浇水的一位大姐(我猜她是一位教友),我说,大姐,为什么主堂不开放参观了呢?她说,哎呀,我们之前这里有些游客,很没有素质,竟然还往我们入堂处的圣水池里吐口水,还破坏了我们桌椅板凳,所以我们就把大门锁了。
我说,这样啊,这些人确实是很没素质。我说大姐啊,(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跟她发出请求),但是我们是教友,专程从主城过来的,就是想要特地看看我们的圣堂,要是今天看不到,我们还是觉得挺遗憾的(民间有说法,我们新教徒是“信儿的”,天主教徒是“信妈的”,嗯,您且去揣摩)。
她说,哦这样,没问题的,你们去跟那位穿红衣服的大姐说嘛,就说你们是教友,要进去看看,她可以给你们开门哟。我忙说,要得要得,谢谢大姐哟。看来妈还是很照顾儿的。后来我们顺利找到那位有钥匙的大姐(她是这里的圣伯多禄代理人,因为只有她有进入圣堂的钥匙)。一说我们也是教友(我没说我们是信儿的哈哈)和我们的来意,她立马爽快地开门让我们参观,真是感恩。
不知为什么,每次进入天主教堂,都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时间变慢了的感觉。也许那就是对永恒的一瞥所带来的感动吧。露德堂主堂的风格是典型的法式,而且,据说其高超的建筑技巧可以做到让一个人在堂内任何位置说话,都能被在其他任何位置的人听到,并且没有回声。这真是高妙。
堂内由8根大理石圆柱支撑起主体结构。阳关透过高高的彩色玻璃洒进来,更为圣堂平添了一份奥妙的静谧和美好。我想,这些罗马先辈是懂建筑和信仰的内在关系的。直观的信仰,心灵的触觉,传承的美好。
我在进堂处镶嵌在墙上的一台小小的爬满青苔的圣水池里(没错就是那位浇水的大姐说之前有游客往里面吐口水的圣水池)点了圣水,在额前、胸前及两肩点了四下,并默念天主圣三的圣名。求祂曾赐福的这片土地,可以在某一天再次听闻那个关乎真正生命的好消息。
因父、及子、及圣神之名。亚孟。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