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代码

测试代码

Water、Nicholas、Rebecca内容备份

  • 阳光雨露
随机文章
  • iioioii.com内容提供
  • 首页
  • 作者列表
    • Nicholas
    • Water111
    • Rebecca
随机文章

返璞归真(8)| Goodbye, Christendom, I’m leaving you today

BY

Nicholas

喜欢写字。

2025年9月25日
标签:教育哲学
分类:未分类
  • 点击分享到Telegram(在新窗口中打开)Telegram
  • 点击分享到X(在新窗口中打开)X
  • 点击分享到Facebook(在新窗口中打开)Facebook
  • 点击分享到WhatsApp(在新窗口中打开)WhatsApp
  • 点击分享到邮件(在新窗口中打开)邮件
  • 点击分享到打印(在新窗口中打开)打印

按:再见,一切形式和精神的“基要主义”;再见,一切形式和精神的Christendom spirit;再见,一切披着宗教宏大叙事外衣的伟大使命;再见,一切不以也不能使人们去爱具体的人的学说和教训。人们赞美你美好的外表和渊博的学识,但我要远离你,因为你不是真的。因为在你里面,没有生命。

—————————————————

系列第8篇。

打算再写1篇,本系列就可以封笔了。

也许,在我看来,教育所能成就之最伟大的目标,也就是培育出一位位蒙福而美好的平凡人。

教育本身不是救赎,也大概难以用作救赎之目的,但是教育可以成为救主手中一件使人成长的极重要之工具。

本篇想要讨论一个比较微妙难解的问题:基督徒对知识的看法。或者用哲学的术语来表达,就是一个全面、准确和健康的基督徒的认识论/知识论,应当是怎样的。

这个问题,很具体和集中地反映在大家对所谓的“世俗知识”的看法和态度上。我们来看看下面的几种较有代表性的观点。。

观点A:所有非信徒创造的知识都是虚假和无效的。非基督教的教育所传授的都是非信徒的知识。因此,所有非基督教教育所传授的知识都是虚假的,都是必须要拒绝和唾弃的。三段论,大前提,小前提,结论,没毛病。结构很标准,但结论是否站得住脚,咱再看看?

观点B:所有真理的知识都是祂的知识。而祂同时在信徒和非信徒的心智中工作,创造出合乎真理的知识。因此,信徒应当从所有人那里学习真理的知识,无关乎他们的信仰身份。大前提,小前提,结论,没毛病。

那么,您认为哪种看法,更为丝滑可取呢?

我知道,从教父时期开始,关于知识的合法性和有效性的问题,大公群体内部,就吵得不可开交。对“世俗知识”积极乐观者有之,例如奥利金(Origen)和游斯丁(Justin the Martyr)。几乎完全否定者有之,如哲罗姆(St Jerome;还记得他关于西塞罗的那个著名的梦吗?)和克里索斯托(St Chrystom,圣金口若望)。

谨慎乐观和创造性尝试者有之,如卡帕多西亚三教父的大巴西尔(St Basil the Great),用圣经人物替换希腊神话中的角色,用异教的经典故事来向教会子弟诠释圣经的福音,这样的创意马斯克老师也得夸一夸。但是我们今天的父母们是否能有如此的心脏承受力,得捏一把汗。

好了,大家对于以上早期大佬的名字和生平,想必都是如雷贯耳。你会发现,几乎从教会历史的一开始,关于“神圣”和“世俗”的知识的分别,及两者应当有的关系,以及基督徒应当在哪种意义和程度上,来面对和使用所谓的世俗知识的争议,就已经开始了。

如果我理解的没错,这种张力的第一次伟大解决(缓解?),是在于圣奥古斯丁对以普罗提诺为代表的新柏拉图主义哲学的高妙之为我所用。

第二次,则应该是伟大的圣托马斯-阿奎那所整合的亚里士多德和中世纪神学的宏大体系。

可巧,这两位都是深刻影响教会知识体系建构,和未来神哲学发展走向的圣师(Church Doctors),而他们都是相当程度整合和转化了当时代最优秀的人文/科学知识传统,而为我所用的代表。这一点,在阿奎那的身上,可能比希波主教更明显。

那么,我们要如何评价这样的一些极其复杂、又相当精彩的观点和实践呢?

细想起来,也许我们可以比较笃定地说,那位创造和掌管全地、统治所有kosmos的主,他应该没有创造出两套彼此平行和独立的知识体系,而是只有一套知识的体系,其中的一切知识皆为真理,也都完全合乎对事实的原本定义和描述。

出问题的不在于知识,而是在于学习和运用这些知识的人。因此,我确实不太倾向于将知识区分为所谓的救赎性知识,和非救赎性知识,因为这样似乎会让人误以为祂创造了两套知识,一套可以救人,一套只会害人。

我觉得更好的描述也许应该是,祂有全权和全智,可以使用所有知识对于所有人达到一种救赎性的目的。

并且这样的“救赎性目的”,应该不仅限于个人得救,也应该包括整个Creation(当然,也包括了有祂形象的人)的更新和修复,即圣经所谓的Restoration。

如此,“神圣”和“世俗”的关节就打通了,我们也可以毫无心理负担和良心愧疚地,去为祂的荣耀学习和运用一切有益于人类的知识和技能。

我有一次笑着问我的学生,你们说,圣经是特殊启示还是普遍启示?得到的回答,当然都是前者。

我说,很好。

那么,再请问,写作圣经的语言是(指原文,及其蕴含的一切时代和文化背景和特质的、作者作为人的要素)特殊启示还是普遍启示?

这一次,所有人沉默了少许。大家发现,这个问题包含了美妙而复杂的层次和范畴,值得进一步玩索和回味。

你看,特殊与普遍,神圣与世俗,似乎不总是某种泾渭分明、快意恩仇的关系。大部分时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蕴互渗,精妙非常。而巴文克(Herman Bavinck)所谓的“此世性”(This Worldliness)和“他世性”(Other Worldliness)之关系的精妙之处,也在于此罢。

我此前批判过作为维护Christendom之意识形态工具的C教传统,因为在历史上,事实上的Christendom已经不存在之后,作为维护其统治和教化的C教体系,也就随着启蒙的巨响而宣告退场。

(但今天的问题是,似乎有很多热心人士试图恢复这样的传统,我不敢说这是在开“历史的倒车”,我只是觉得某种过于相似于OT而越来越远离NT的模式,是否还在可以在启蒙之后,继续“一招鲜吃遍天”,并且这对宣教的巨大负面影响,是很可以思索和质疑的。)

但是,在神圣之灵以某种我们无法完全领会和把握之形式,昼夜不息地运行在一切心智和头脑的渊面之上、之中和之下的这一个事实的意义上,祂的王国却从未被真正地”祛魅”。(很有趣的是,泰勒《世俗时代》的最后一章的标题是“Conversions”)

在此意义上,成熟的基督徒(同时包含了心智与灵性),应该就是那些,可以自然而自在地运用救赎性的心态和方式,去学习和使用祂放在一切事物之中的,纯正知识的人们。

我祈祷未来会有更多这样的人们。

而当他们这样做的时候,他们无须冠之以任何唯一或排他的title。

因为,正如祂所说,教育是为人设立的,人不是为教育设立的。

All truths are God’s truths. And all truths are for all people. Indeed.

返璞归真(1)|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返璞归真(2)| 既不要,又不要,还不要

返璞归真(3)| 我圈就业哪家强?

返璞归真(4)| 我爱双国籍,我不爱双国籍

返璞归真(5)| τετέλεσται

返璞归真(6)| 与其规训孩子,不如放飞自我

返璞归真(7)| 想象的共同体蕴含着有趣的力量

Post Views: 21

PS:
①本站内容由不同”作者“提供,相互之间观点不尽相同;欢迎返回作者自己的”微信公众号“点赞、转发和关注。
②欢迎了解和支持不同作者的事工。

相关内容

  • 《基督教教育与生命塑造》讲座笔记(9)
    日期
    2024年9月20日
    作者
    Nicholas
    关于
    读书笔记
  • 《基督教教育与生命塑造》讲座笔记(6)
    日期
    2024年9月19日
    作者
    Nicholas
    关于
    读书笔记
  • 《基督教教育与生命塑造》讲座笔记(3)
    日期
    2024年9月17日
    作者
    Nicholas
    关于
    读书笔记

邮件订阅

返回顶部

发表回复 取消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这个站点使用 Akismet 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你的评论数据如何被处理。

←上一个标签
下一个标签→

最近更新

  • 返璞归真(终)| 相信未来
    作者:Nicholas
    2025年9月26日
    按:我们的学习社区的探索和建构还在路上。详情可参今天公号的另一篇我们NLC的简介。任何事物,想要成长并茁壮,最……阅读更多:返璞归真(终)| 相信未来
  • 返璞归真(8)| Goodbye, Christendom, I’m leaving you today
    作者:Nicholas
    2025年9月25日
    按:再见,一切形式和精神的“基要主义”;再见,一切形式和精神的Christendom spirit;再见,一切……阅读更多:返璞归真(8)| Goodbye, Christendom, I’m leaving you today
  • 返璞归真(7)| 想象的共同体蕴含着有趣的力量
    作者:Nicholas
    2025年9月24日
    按:如今我已经对所谓的共同体建构不那么乐观,当然,也不那么悲观。应该是回归到一种比较持平和自然的心态。要建构健……阅读更多:返璞归真(7)| 想象的共同体蕴含着有趣的力量
  • 诗歌|求君
    作者:Water
    2025年9月24日
    你是我的君,我生在你生
  • 返璞归真(6)| 与其规训孩子,不如放飞自我
    作者:Nicholas
    2025年9月23日
    按:喂奶是为了断奶。教书是为了不教。牧养是为了不(自)牧。睡觉是为了不睡。咖啡是为了肠胃。 —————————……阅读更多:返璞归真(6)| 与其规训孩子,不如放飞自我

标签云

NLC 书评 信心 养育 圣愚记 学习社区 家教 巴文克 教育哲学 杂记 灵修 社群 纽毕真 读书笔记 转载

内容分类

月份归档

⭐⭐⭐⭐⭐

评分:5 分,总分为 5 分。

最新留言

  1. Mr.chen 发表在 十年之后,我放下了。你呢?2024年9月15日

    那个著名的北美神学院不会是五台山吧

  2. Nicholas 发表在 我愿成为那故事中的一员:记纽毕真《多元社会中的福音》2024年9月13日

    已发你的邮箱

  3. hudson 发表在 我愿成为那故事中的一员:记纽毕真《多元社会中的福音》2024年9月12日

    请问,如何可以看到你的这篇“纽毕真宣教神…

Stay in the Loop

  • WordPress
  • X
  • YouTube

Copyright © 2024 | WordPress Theme by: SiteNer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