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以预见的是,基督教的教育将与非基督教的教育截然不同。所有非基督教教育的特点和标志,就是培养孩子好让他们将来可以归信。这样的养育,除了养成孩子外在美德的习惯外,不做任何更深的努力。如果神愿意在孩子们长到成熟的年纪之后,提升这个家庭到某种灵性上更高和更美好的地步,父母们就满意了。那么,基督教教育,或我们所说的,来自于主的养育,难道与此没有什么不同吗?还是说,主的养育,其目标应该是更高的,其性质也该是更神圣的呢?
既然基督徒父母们自己也受到了主的养育,并且透过他们传递出来的基督和神的爱成了他们生命的食粮,那么他们怎不会如此自然地寻求使他们的子女与他们同享、并一同成为这生命之恩的后嗣呢?我很清楚,在人们的普遍印象中,基督教教育的明显特点就是基督徒父母们努力教导他们的孩子圣经历史的教训,及合乎圣经之神学的教义或教条。但如果同时又能让孩子们明白,这些课程在他们成年之前不会产生任何果效——他们仍将以与非信徒的、从未受到真理的指教的孩子们相同的方式成长——这除了迫使他们实际上弃绝所有教给他们的课程之外,还能有什么结果呢?事实上,对他们来说,哪一种情况会更好呢?——在圣经的光照下,在罪恶中长大,心被这么多宗教课程磨得更加刚硬,还是在罪中长大,不被令人厌倦的说教所困扰,而这些说教只会让他们失去一切实际的益处?哪种情况会更好——是虔诚地在罪中长大,还是静静地在罪中沉沦?
对这些问题,我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但它们给我们留下的疑问至少足以说明,从这个角度看,基督教教育与非基督教教育相比,并没有突出的优势,可以在两者之间作出任何广泛而体面的区分。我们当然知道,许多所谓的基督徒的养育,只会使宗教话题变得可憎,而且,就我们所能发现的情况而言,这种使人憎恶的程度,与人们所接受的宗教教育的数量,是成正比的。而在之后人们归信的挣扎中需要克服的许多困难,也是以这种方式产生的。
你也会听到类似下面的情况。有一位年轻人,从小受到正确但不虔诚的教育,举止轻快,至今对任何严肃的事物都不以为然。但在一个主日,当他的朋友们去骑马时,他偶然拿起一本证明基督教真实性的书。他的目光停留在其中一页上,惊奇地发现,自己的情感竟奇异地在书中神圣的真理中流淌。他感觉不到针对基督教的敌意的挣扎,而是一种新的喜悦在他的生命中萌发。从此,在他漫长而有益的一生中,他都是一个基督徒。那使他感到惊奇的爱继续在其生命中流淌着,他终其一生,在教会中都是引人注目的,是基督徒的虔诚的最美丽、最健康、最有尊严的榜样。但现在,一种被称作属于基督教的极小的误导性教育,不鼓励在此年轻人身上生出它所教导的虔诚,并使针对虔诚的敌意本身,成为一个人归信的挣扎中的一个必要因素——这教导坚称没有剧烈的挣扎就没有真实的归信——可能足以使这个人的心灵对任何关于宗教的思想紧闭大门,直到其生命的尽头。
这些事实(上述案例是事实而不是幻想)迫使我们怀疑许多所谓基督教教育的价值。这些事实还表明,对基督徒虔诚的培育,应该从其他更温和的形式开始,而不是那些通常区别于成年人归信的形式。就如基督本人那样,应该透过从其成胎开始就能使人分别为圣的更新之圣灵的帮助,将这虔诚切实地注入儿童的心灵。换句话说,有施恩之灵居住的家庭,应该成为孩子童年的教会,餐桌和炉灶应成为进行神圣礼仪之处,日常生活也应成为充满拯救之大能的要素。
我们需要的,是比单纯的教导更好的东西,是超越单纯的努力和意志的东西。即美好生活的可爱、信仰的安宁、期盼孩子们成为义人的信心、圣灵所赐神圣而欢快的自由。所有这些都在年轻的心灵中闪耀,如同温暖和煦的哺育,并通过悄无声息和不易察觉的方法,在它里面形成对神应当履行之职责,和虔诚顺服的精神。唯独这样的养育,才是基督徒的养育,是从主而来的养育。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