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实上,所有基督徒父母都希望看到自己的孩子在虔诚中成长。他们是越好的基督徒,就越热切地希望看到这一点。他们表现出的基督徒的精神越可爱、越恒久,他们的孩子一般就越有可能早日表现出基督徒的品格。这是现今的观点。但是,为什么基督徒父母越虔诚,与神越亲近,就会越恳切地渴望得到在神看来颇为荒谬、甚或毫无可能得到的东西呢?
如果人们普遍认为,这样的父母的孩子更有可能早早成为基督徒,那么,如果他们更加虔诚,过着更纯一和更像基督的生活,对家庭教育的看法也更有修养,他们就有可能看到自己的孩子一直在对神的虔诚中长大,这样的希望又有什么不可能呢?或者说,如果父母不能像他们所希望的那样,总是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但他们是否仍然能够,在他们的子女身上种下一些神圣的原则,这些原则将成为培育出他们子女基督徒品格的种子,尽管这要到孩子以后的生命阶段才能得到充分和明显的发展?
- 我们假定人性是堕落的(这是事实),那么我们应该在什么时候、采取或期望一种的补救措施,才是最明智的呢?是在人性中的恶尚年幼、容易被良善所感化的时候,还是在这恶被多年的罪恶习性所证实的时候呢?事实上,人的心灵在什么时候会像童年单纯、天真烂漫的年龄一样,对宗教的动机如此柔顺呢?与成年后的固执相比,人在年幼时是多么容易让一切错误显得可憎,让一切美好变得可爱和令人向往啊!如果孩子不是因为某些不良情绪挫伤了他所有温和的情感,或者因为成年人对其具有的,某些超越其年龄的、对他应该具备怎样的敬虔品格的偏颇看法而感到气馁,孩子是多么容易被良善的事物所吸引,就像事先就准备妥当了那样,让他那温柔的天性降伏于真理和神的圣灵,以及对神所禁止的一切事物的坚定信念。
当然,在孩子幼年的最早期,他还无法理解作为一种更新人生命的经验的我们信仰的哲理,这也不是他要学会的第一堂课的形式。不要生硬地告诉他,他必须有一颗新心,并对基督的赎罪充满信心。我们应该明白,福音的正确原则可以在孩子们身上得到实际的操练,尽管他们还没有从智性上接受了这种原则,也没有将其当作一种教义的形式来领受。
因此,如果父母把努力引导孩子向善,并将这努力与把神希望他们向善、并会帮助他们向善的事实联系起来,这就是他们在年幼时就能接受到的一切了。这就已经涵括了福音所要求的一切——悔改、爱心、责任、倚靠神和信心。确实如此——新生命所需的必要真理,最有可能透过父母传递给孩子。这些真理在孩子还没有长到能理解言语教导时,就从父母的神情、举止和生活方式中显露出来。
因为基督的筹划,即福音,确实包裹在每一个基督徒父母的生活中,在从嘴唇流出或用言语教导之前,就像一封活的书信一样,从他那里发出。真理之灵可以使这一活生生的真理与福音的传讲本身一样有效。
向孩子传福音永远不会太早。婴幼儿是最容易领受良善的年龄。谁能想到许多父母所犯的如此错误,即在孩子童年可塑之天性成为基督徒品格的容器之前,却似乎必须先将其硬化为石头,僵化为对神和一切属灵责任的敌意!没有比这更不必要的了。这种错误,恐怕既不自然,又甚为有害,因为它是绝无必要的。
有许多人认为人性本是完全良善的,在他们看来,基督教教育的工作,只是要培育或诱导出我们内心的善。不要因为怀疑我在这里所说的似乎与这种看法相吻合而感到不安。圣经明明白白地断言了人的天赋优越性,如果不是这样,我们熟知的生理学法则也会要求我们相信同样的事实 。如果圣经和生理学都没有教给我们这一真理,即如果孩子生来就像亚当犯罪之前一样没有包含天生的偏见或损害,那么属灵的教育,或者说同样的,对孩子的感化,即训练一个人在以后的生活中具备稳定和明智的美德这件事,就仍然会受恶的沾染,并因此会使得孩童活在堕落和恶之律的束缚之下。
因此,无论我们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没有任何一种假设是如后所言如此不合理的,也没有任何一种哲学是如此宽泛的——有人建议通过简单的教育,或唤醒一个孩子的本性,就能培养出他的美德,但这是完全错误的。基督徒美德的长进并非是一个植物式的生长过程,也不仅是线性的发展。它涉及了与恶的斗争、堕落和拯救。只有当灵魂历经堕落和救赎的试炼,透过对两者的经历而后升入上帝的怀抱时,它才会在圣洁的美德中自由成长。在这复杂的经历中,它尝到了恶的苦果,也认识到了善的价值。它从恶的苦果中挣脱出来,又在善的价值中得胜。
因此,孩子可以在承受了父母的不完全生命所带来的损害下,开始他的生命。他也会通过亲身尝试使自己陷入邪恶,他自然会这样做,因为他的好奇心或求知的本能会驱使他这样去行,就像他的生命透过血脉而得来的任何有害的品质一样。因为他从父母那里所继承的并不是罪,至少,不是任何意义上会招致责备的罪,而只是对他完全和谐的生命的一些偏见,一些他的傲慢或偏执,会引他趋向于恶。我们提出这些观点,并不是要求读者必须接受其中每一个细节,而只是为了表明,我们所提出的教育方案,不能与假定的另一种方案相提并论,根据后者——如果其所说的是真的——那么基督徒的教育就是无足轻重的。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