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原文】读经196|谋划和预备永生
邀请你加入『麦琴读经计划』读经计划,打开微读圣经APP,点击计划页面右上角的 + ,输入计划号:4982978
此系列非正经释经;但是,灵修也可以有一些想象
今日经文:书22;徒2;耶11;太25
书22
吕便、迦得和玛拿西半个支派的人筑坛的事情好像触发了以色列人敏感的神经,只是这种敏感随着约书亚及旷野一代人的逝去很快就消失了。以色列随后就进入了混乱的士师时代。
当然筑坛的心思是好的,让大家都很高兴。这是否说明了人类就是容易误会,容易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揣测别人的行为,就是需要沟通。
徒2
(另见《读经002|神给予人的工作》)
一个关于方言的段子。一次闲聊中,我对人说:按照保罗的经验,我们在改革宗面前就做改革宗,在灵恩派面前就做灵恩派。改革宗好理解,我还是相信其神学的。谈到灵恩派的时候,大家就会质疑我会不会说方言。这我显然是会说方言的,既可以说普通话,又可以说四川话,怎么能质疑我不会说方言呢?如果有人质疑这不是属灵的方言,我就会引用这一章经文给他看。第一次圣灵降临在教会时,他们不就是说的方言吗?各个地方的方言才是正宗的属灵方言,那些听不懂的,也不知道是那个地区的所谓的方言,乱七八糟的才可能是邪灵呢。
除了说方言,其次就是说预言。这种时候通常会问对方想听什么样的预言,是关于他的呢,还是关于我的呢?是关于国家的呢?还是关于教会的呢?不过即使自称特别属灵的人也没几个可以宣称自己说预言的,所以,通常不用展示这方面的技能。
在彼得的宣讲中,提到了基督顶死在十字架上,以及他战胜了死亡。想着快到复活节了,如果真的庆祝这个节日的话就会期盼复活吧。如果复活是真的,那么人生的计划就要发生变化吧。40节彼得最后的警戒是:“你们要救自己脱离这邪恶的世代。”人如果想要获得救恩,获得属天的平安就必须得努力奋斗。
耶11
埃及被形容未铁熔炉,看起来确实不好受。神再一次对耶利米宣讲了他和以色列祖先所立之约,包括条款和应许。以此,神呼召耶利米去街头宣告,呼吁百姓。有时会想,如果没有这个约,神就不能呼吁人悔改了吗?通常,会引用罗1:20-21所说,谁可以推诿不敬拜神呢?
但是,昨天得《理解和应用圣经》的学习中,大家对罗1:20-21提出了一些不同的意见。
- 首先,这里提到“虽眼不能见,但……可以晓得”,可见此次要认识神并非是指随便看一眼就知道的事情,而是要结合一定的视角和理性去思考。
- 这里的人是所有人吗?(或者说通常情形下的大众,除了那些特殊的,生来可能就没有智力的人等等)
- 如果是指所有人(普通人),那么一些人似乎并不认识神是什么原因呢?是否神的启示只是针对“没有被罪影响”的视角和理性呢?
- 如果是指所有人(普通人),那么是否可以用此处经文作为一个合理的证据,要求人要承认自己并不客观地看待神及神的一切。
如果要仔细讨论,会发现此处经文和现实生活有许多的冲突,并且在神学上似乎也很难平衡。甚至似乎会让人构思出一个精巧的表述了维护神学和现实差距之间的平衡,由于其太精巧以致对大部分人来说可能没什么意义。
因为是在练习解释圣经,昨天也就提到一种可能性:保罗在此处的表述在当时的社会文化里,是合理的;但是到了今天,可能人们并不这么“明明可知”。即使保罗在写的时候,也提到了这是眼不能见的。其次,在当时处于一个人们“有神”的世界里,科技、哲学和神学三者都还未区分开来。不像今天,是用神学去解释还是用科学去解释有较大的分歧。
太25
(另见《读经025|忠诚》)
十个童女(当代译本为:伴娘)的比喻里,提醒人们要为了永生而谋划、预备。而当下的许多信仰体验是更多强调感受,即时的感受,当下的感受。一个成熟的人会有谋划、预备。这并不是信心不够,而是一个正当的、敬虔的态度。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