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代码

测试代码

Water、Nicholas、Rebecca内容备份

  • 阳光雨露
随机文章
  • iioioii.com内容提供
  • 首页
  • 作者列表
    • Nicholas
    • Water111
    • Rebecca
随机文章

Make:畏首畏尾的信仰

BY

Water

一个会计

2024年4月21日
分类:转载iioioii
  • Telegram
  • X
  • Facebook
  • WhatsApp
  • 邮件
  • 打印

【阅读原文】畏首畏尾的信仰

许多时候,有一种感觉,在信仰这个圈子里大家都是畏首畏尾的。难怪加拉太书要谈自由,即使多年的信仰生活之后,许许多多的人依然没有活出自由。

畏首畏尾的感觉有些像政治正确的表现,也有些像律法主义的倾向,同时也类似从小的标准答案思想。也许正是过往课本上的、大人的、新闻联播中的众多标准都是虚假的欺骗,当一个号称绝对真理的神出现时,被寄予真正标准答案的期待。当然除此之外,也可能只是人们面对未知的彷徨。有的人面对未知会兴奋,有的人会谨慎,各自都很有意义。但如果是在一个号称“真自由”的圈子或组织里普遍如此、长期如此,那么应该是存在某些刻意为之的原因。

就像女性从属于男性,三从四德的思想并非空穴来风。乃是经过历朝历代统治阶级对儒家学说的串改,以此作为其统治工具的刻意为之。导致最恶劣影响的可能要属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进一步强化了西汉以来的三从四德是天理,必须被严格地遵行。孔子曾称赞卫国夫人“善政”,也一直倡导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这完全和朱熹的观点相反。

那么,朱熹在他所处的时代为何会采取相反的观点呢?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搜索结果):

时代背景不同:孔子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礼崩乐坏。孔子为了解决当时的社会问题,提出了“仁”、“礼”、“孝”等思想,强调通过道德教化来维护社会秩序。而朱熹则生活在宋代,当时社会相对稳定,但仍然存在一些社会问题,例如土地兼并严重、官僚腐败等。朱熹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理学”思想,强调通过格物致知来认识“理”,从而实现天人合一。

学问渊源不同:孔子主要继承了西周以来的礼乐文化,而朱熹则受到程颢、程颐等北宋理学家的影响。程颢、程颐提出了“天理”的概念,认为“天理”是客观存在的宇宙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本源。朱熹继承了程颢、程颐的思想,并加以发展,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朱熹理学”。

个人经历不同:孔子出身于贵族家庭,早年周游列国,晚年讲学于鲁国。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和磨难,这使得他对人生和社会有了深刻的思考。而朱熹则出生于官宦之家,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他的一生仕途顺利,官至太府丞、端明殿学士。朱熹的个人经历使得他更加注重理论思辨,对“理”的认识更加抽象化、思辨化。

当我们检视这些可能的原因时,我们可能会认为某一些思想,如三从四德也有其积极的一面,是符合时代特征的观点。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局限,人们不可能以当下的“先进”观点来评价过去的错误。但如果更早之前就已经存在了更好思想,而进行串改,只可能说当时那个时代的人太过于局限。或者已经深陷多个时代以来就刻意为之的思想背景当中。

从这个意义来看,那些推崇古时思想的行为也就很容易被理解。因为在古时与今时之间的一段时间里,人们看起来是走了不少的弯路。不过,就像孔子也有他不完美的一面,比如:从性别上肯定男主外女主内。当然也有其时代的局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而当下又是复杂和多元的,如果只在古时的思想中沉寂,则会失去思想的辩论、进步、沉沦的历史,也会失去当前时代对当下问题的思考和探索。也可能如此,当把古时人或思想的位置抬得过于高的时候,就形成了人们一种难以逾越的标准。但这种标准就不太符合当前的生活、文化状态,导致人们割裂了信仰和生活,在信仰中畏首畏尾。

就像孟子说: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是继承了孔子的观点:君子以民为本,本固邦宁;民之所欲,天必从之……但二者依然有所不同,孟子可能更多关注于政治制度,孔子则强调个人道德。这给与我们一个很好的榜样,学习并不是照搬,不是古时的人说什么我们今天就严格说什么,**学习是把前人思想中的“原则”继承在当下的具体领域当中。**所以,怎么会有标准答案呢?怎么会有律法主义呢?可能是爹味太浓,什么都想指导别人如何做,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而产生的越界吧。

对于未知、害怕所带来的的畏首畏尾,也许可以从认识福音开始。福音中很重要的一点是,不是人自己改变,无论信主前还是信主后;乃是圣灵在人里面更新人,使人知道何为善、何为义,什么是当做的事情。于是,也就不存在一套死的标准,而是活着的圣灵。人所要做的就是寻求圣灵和等候圣灵的带领。一种寻求的方式就是按着神所造之世界的客观规律去做,尊重客观规律就是尊重创造世界的神。怀着美好的目的,一面做一面寻求,勇于表达和探索。

就像人们常把“不能吃血”当作一个严厉的规定,可是为什么“不能吃血”呢?难道仅仅是神如此规定吗?神说要尊重生命,那么不吃血是且是唯一尊重生命的表现吗?吃肉和吃血不都是要先把动物杀掉?并且,基督徒必须也仅只能实践“不吃血”吗?不可以用照顾流浪动物、成为兽医、不穿皮草等表达尊重生命的意愿吗?何况耶稣自己也曾引述大卫和跟随大卫的人因为饥饿而吃了祭坛上原本只能由祭司吃的病,可见许多所谓的规条都是死的,人是活的。在如今复杂多元的世界里,基督徒应当弃绝畏首畏尾,勇往直前,在不同的处境中以不同的方式实践信仰的原则。

我所在的城市是一个喜欢吃夜宵的城市,晚上9、10点钟可能才是夜生活的开始。我们为什么没有半夜的礼拜呢?为什么没有半夜的夜宵团契呢?

Post Views: 1,371

PS:
①本站内容由不同”作者“提供,相互之间观点不尽相同;欢迎返回作者自己的”微信公众号“点赞、转发和关注。
②欢迎了解和支持不同作者的事工。

邮件订阅

返回顶部

发表回复 取消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这个站点使用 Akismet 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你的评论数据如何被处理。

←上一个标签
下一个标签→

最近更新

  • 读经220|福音的颠覆性
    作者:Water
    2025年5月8日
    今日经文:路1;徒26;耶36,37;诗9
  • 一些不同框架下的理解
    作者:Water
    2025年5月8日
    不同神学框架下对罪、救恩、恩典的理解,其积极的意义与缺陷。
  • 读经219|动机好不一定行为就好
    作者:Water
    2025年5月7日
    今日经文:士21;徒25;耶35;诗7、8
  • 读经218|一切盼望在于神
    作者:Water
    2025年5月6日
    今日经文:士20;徒24;耶34;诗5、6
  • 读经218|一切盼望在于神
    作者:Water
    2025年5月5日
    今日经文:士20;徒24;耶34;诗5、6

标签云

NLC 书评 信心 养育 圣愚记 学习社区 家教 巴文克 杂记 灵修 社群 纽毕真 读书笔记 转载

内容分类

月份归档

⭐⭐⭐⭐⭐

评分:5 分,总分为 5 分。

最新留言

  1. Mr.chen 发表在 十年之后,我放下了。你呢?2024年9月15日

    那个著名的北美神学院不会是五台山吧

  2. Nicholas 发表在 我愿成为那故事中的一员:记纽毕真《多元社会中的福音》2024年9月13日

    已发你的邮箱

  3. hudson 发表在 我愿成为那故事中的一员:记纽毕真《多元社会中的福音》2024年9月12日

    请问,如何可以看到你的这篇“纽毕真宣教神…

Stay in the Loop

  • WordPress
  • X
  • YouTube

Copyright © 2024 | WordPress Theme by: SiteNer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