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重庆人是不相信秋天的。如果重庆有秋天,也只是一夜间的事。夏天结束了,冬天还会远吗?白天越来越短,夜晚越来越长,被窝越来越舒服,正是养膘好时节!
中国信者的未来不在南下,也不在北上,更不在东去。祂的国的未来,正在你我的中间,在你我的心里。
“结不结,生不生”系列就此打住罢。
对此议题的两篇有意思可供对照的短文:
约翰-派博慕斯的高论(新教改浸背景)
杰出公教神学家、前任教宗本笃十六世拉辛格主教做“信理部”部长时就独身问题接受的访谈(权威公教立场)
——————————————
前阵在脸书上上看到一个让我很有笑料的帖子,是一位我关注的Rev Chiang(江慕理慕斯,爸爸是华人,妈妈是英国人;BTW,我已经很久没上脸书了,以后也不会经常上,因为不太有意思,我们“土著”还是多在“附近”溜达溜达好了)发的。
大意是说,如果同时有Mormon、American Evangelical还有Communist三位,然后作者要请求他们一些方面的帮助,他会怎么选择。
江慕斯说,他可能会找Mormon做生意,因为虽然他们的doctrine不太那个,嗯,但是他们做生意很讲诚信,因为这是他们从小就不断受到的教导。但是另外两位可能不太合适,各种理由,我就不赘述了,懂的都懂。
但是,如果他想要聊聊信仰,可能会找Evangelical,因为至少大家的认识还比较接近。但是其他方面不一定。
如果要分析国际国内局势,他可能会求问于第三方,因为他们大多是工科背景出身,虽然自身立场和官方表现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落差,但是好在常识充足,不太会犯前两者(特别是第二位,哈哈哈)那样许多令人忍俊不禁的错误。
嗯,大意如此。这位江Sir确实是很有意思的一个人。
我时常觉得,在我们这个“福音派”(Evangelicals)圈子里(至少我以前这样自认吧),谈到婚恋话题的时候,我们可能有些双标。此话怎讲?
一方面,我们认定敬虔(godli-ness)是最重要的,所以我们不考虑godli-less的人。
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求对方最好是poor in spirit,但不是poor in pocket。嗯。就是既要有要还要。
很多人认定只要有godliness就可以通畅地解决一切问题,但是我很想建议在我们泛滥的“婚前”(pre-martial)的“课程”里面,加入足够的常识性知识的部分,这些内容可以包括但不限于:
“原生家庭”分析、自身性格和习惯管理和调整、对金钱的认识和婚后的更新、对双方人际圈的分析和展望……
就是说,我们真地需要问问自己,是否把婚姻当作了某种最终的解决方案,而这个解决方案最终要解决的,其实是我们的欲望和孤独感,而不是要解决我们。
我曾经一些地方分享过几场比较“非主流”的讲座,题目是“基督信仰与当代音乐”(Christian Faith & the Modern Music)。
其中我尝试赏析一首很古早的歌曲,我高中时很喜欢的内地音乐人张楚的代表作《上苍保佑吃完饭的人民》(出自其首张个人专辑《孤独的人是可耻的》),里面有一句歌词,在副歌部分反复出现:
升官的升官,离婚的离婚,无所事事的人~
我赶脚,似乎再也没有比这句词,更能够准确地捕捉到当下时代之缝隙中,那一缕轻柔又残酷的荒谬和冲动了。但是现在年轻人已经不知道张楚是谁了。
不过,在升官和离婚之外,我们确实还有选择。
虽然很多人不愿意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也不太知道,其实在初期教会竟然有那么多人(不全是神职人员)主动选择终身独身,选择一个看似孤寂却清心满足的生活,是来自于怎样的动力和感动。
Blessed are the pure in heart, for they shall see Him. So He said.
但是,你知道,你知道。
因为在他或她之间,你还可以选择祂。
在选择了他或她之后,你还可以就近祂。
当你就近祂的时候,祂也会就近你。
这真是好的无比的爱情,不是吗?

发表回复